被狗咬伤后的处理方法一般包括伤口处理、疫苗接种、药物治疗以及必要的缝合和观察等。具体需根据伤情轻重及暴露风险选择合适措施,并遵医嘱处理。
1、伤口处理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降低病毒和细菌感染风险。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包扎过紧影响渗出物排出。
2、疫苗接种
若存在狂犬病暴露风险,需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全程需接种5针。对于深部污染伤口或免疫缺陷者,可能需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同时根据伤口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打破伤风疫苗。
3、药物治疗
浅表伤口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制剂预防感染。若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需口服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菌药物。
4、伤口缝合
除面部严重撕裂伤需美容缝合外,犬咬伤通常不推荐立即缝合。深度伤口需彻底清创后开放引流,72小时后视情况行延期缝合,防止厌氧菌感染。
5、观察随访
密切观察咬伤犬只10日健康状况,若出现异常需立即加强免疫。患者需每日监测体温及伤口变化,如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应及时复诊。
被狗咬伤后应保留犬只信息以便追踪,所有暴露伤口均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规范处置。疫苗接种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并按时完成全程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