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环性心境障碍是什么

胡茂荣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环性心境障碍是一种慢性心境障碍,以反复波动的轻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交替出现为特征,但严重程度未达到双相障碍或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其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对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持续性影响。

1、症状特征

患者在轻躁狂期可能表现为情绪高涨、精力旺盛、自信心增强等,但不会出现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或精神病性症状。抑郁期则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劳感等,但症状程度较抑郁症轻。这种周期性波动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2、发病机制

该疾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约30%-50%患者存在双相障碍家族史。神经生物学研究发现与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功能紊乱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如长期应激、人格特质等也起重要作用,约60%患者在发病前存在重大生活事件。

3、诊断标准

根据DSM-5诊断体系,成人症状需持续至少2年,儿童青少年需持续1年。在此期间,轻躁狂和抑郁症状交替出现的时间需超过无症状期的50%,且不符合其他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临床评估需包含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精神检查。

4、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通常选用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钠等,对急性期症状控制有效率达60%-70%。心理治疗侧重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治疗,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周期。联合治疗方案可使70%以上患者症状得到改善,但需持续治疗防止复发。

若怀疑存在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规范治疗下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预后,日常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建立规律的生活节奏,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