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通常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其形态结构可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和子宫颈三部分,具有规律性的生理变化。
子宫位于盆腔中央,前邻膀胱,后靠直肠,正常呈前倾前屈位。子宫底为顶部宽大部分,两侧连接输卵管;子宫体占上2/3体积,呈倒三角形;子宫颈呈圆柱状突入阴道。子宫壁由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和内膜层,其中肌层最厚可达2-3厘米,妊娠期可增厚至5厘米。四对韧带(阔韧带、圆韧带、主韧带、宫骶韧带)共同维持其解剖位置,主韧带对防止子宫脱垂起关键作用。成年未孕女性子宫长约7-8厘米,宽4-5厘米,厚2-3厘米,宫腔容量约5ml。经产妇子宫体积可增大1-2倍,绝经后逐渐萎缩。子宫内膜受激素影响呈现周期性变化,增生期厚度可达5-7毫米,分泌期达7-14毫米。
建议女性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监测子宫形态变化。日常应注意经期卫生,避免久坐或过度负重,保持规律作息。若出现异常出血、下腹坠痛或月经改变等情况,应及时至妇科就诊,通过超声或宫腔镜检查明确子宫形态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