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通常需要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神经保护药物以及中成药等进行治疗。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因及个体差异制定方案。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梗死复发风险。适用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需长期服用并注意胃肠道反应。
2、抗凝药物
包括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适用于合并心房颤动等心源性栓塞患者。这类药物通过阻断凝血因子活性减少血栓形成,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3、他汀类药物
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具有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4、神经保护药物
如依达拉奉注射液、丁苯酞软胶囊等,通过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微循环等机制减轻脑细胞损伤,多在急性期配合其他治疗使用。
5、中成药
包括银杏叶片、三七通舒胶囊等活血化瘀类药物,需在中医师指导下配合西药使用,不可替代规范的抗栓治疗方案。
脑梗死患者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完善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明确病灶范围。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凝血指标等,出现头痛加重、皮下瘀斑等异常应及时复诊。注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配合康复训练改善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