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刮痧应该刮哪些部位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刮痧通常可以选择颈部、背部、四肢等部位,需根据具体需求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操作。不同部位的刮痧效果存在差异,需结合个人体质和症状选择。

1、颈部

颈部是刮痧的常见部位,尤其是后颈部及两侧肩颈区域。该部位分布有风池穴、大椎穴等穴位,刮痧可疏通经络,缓解肩颈僵硬、落枕、头痛等症状。操作时宜沿肌肉走向从上至下轻柔刮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皮肤破损。

2、背部

背部刮痧主要作用于膀胱经,覆盖脊柱两侧的肌肉和穴位。此区域刮痧有助于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感冒、咳嗽、疲劳等全身性症状。通常采用直线或弧形刮法,从肩胛骨下缘向腰部方向进行,体质虚弱者需缩短刮拭时间。

3、四肢

上肢肘窝、下肢腘窝及小腿外侧等部位常用于刮痧。例如刮拭肘窝可清肺热,缓解咽喉肿痛;刮下肢外侧胆经则有助于调理肝胆功能。四肢刮痧时需避开骨骼突出处,沿肌肉丰厚部位操作,出现痧斑后应间隔3-7天待皮肤恢复后再行刮拭。

刮痧后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24小时内不宜洗澡。凝血功能异常、皮肤破损或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禁忌刮痧。建议在具备资质的中医机构进行操作,自行刮痧前应系统学习正确手法及禁忌症,防止不当操作引发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