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其危险性较高,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分期、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有关。多数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贫血或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干预治疗。
1、临床分期
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分期系统根据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将疾病分为Ⅰ、Ⅱ、Ⅲ期。分期越晚,肿瘤负荷越大,预后相对较差,Ⅲ期患者五年生存率约为30%-50%。
2、并发症
约50%患者会出现肾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进展为尿毒症。高钙血症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或意识障碍,血红蛋白低于80g/L的重度贫血需输血支持。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肺部或泌尿系统感染,增加治疗难度。
3、治疗反应
采用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免疫调节剂的三药方案,部分患者可达完全缓解。但存在原发耐药或治疗后复发的情况,尤其是伴有del(17p)等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者,中位生存期可能缩短至2-3年。
该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肾功能和免疫固定电泳。规范治疗下约60%患者可获得疾病控制,建议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年轻患者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