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细菌感染血常规有何表现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细菌感染时,血常规检查通常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或血沉升高等表现,而淋巴细胞比例可能正常或偏低。具体表现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1、白细胞计数升高

细菌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会刺激骨髓释放更多白细胞进入血液。成人白细胞计数常超过10×10⁹/L,婴幼儿及儿童可能更高。部分严重感染如脓毒症时,白细胞可能不升反降,提示预后不良。

2、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中性粒细胞是抵御细菌感染的主要免疫细胞,其比例常超过70%,且出现核左移现象(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可产生中毒颗粒等形态改变,这些特征有助于判断感染严重程度。

3、C反应蛋白及血沉升高

细菌感染会刺激肝脏合成C反应蛋白,其升高幅度常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血沉加快通常超过20mm/h,但特异性较低,需排除贫血、妊娠等其他影响因素。淋巴细胞比例此时多正常或轻微下降,与病毒感染时的淋巴细胞增多形成区别。

血常规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综合判断。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诊疗,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若出现持续发热、寒战、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降钙素原、细菌培养等检查,以便准确判断感染类型并制定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