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回声增强在超声检查中通常提示胰腺组织质地发生变化,可能是慢性炎症、纤维化、钙化等病理改变,也可能与年龄增长等生理性因素有关,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1、慢性胰腺炎
长期炎症刺激会导致胰腺组织反复损伤和修复,形成纤维瘢痕组织。这种纤维化改变会使超声声阻抗增高,表现为回声均匀性增强。患者常伴随上腹持续性疼痛、脂肪泻等症状,可通过胰酶检测或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
2、胰腺钙化或结石
胰腺导管内钙盐沉积形成的结石,或胰腺实质内营养不良性钙化,会在超声下呈现点状或斑片状强回声。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饮酒、高脂血症患者,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发作。确诊后可视情况选择体外震波碎石,或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吲哚美辛栓、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治疗。
3、年龄相关性改变
中老年人群胰腺组织会发生脂肪浸润和纤维化等退行性改变,这种生理性改变导致的回声增强通常均匀分布,且无胰腺形态改变。临床多无特殊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定期复查超声即可。
发现胰腺回声增强时应及时完善增强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暴饮暴食,限制酒精摄入,若伴有血糖异常应监测血糖变化。具体诊疗方案需由消化内科医师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不建议自行服用消化酶类制剂或其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