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输液反应通常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循环负荷过重、静脉炎以及空气栓塞等,需及时识别处理。以下为具体分析:
1、发热反应
通常由致热原或药物成分引起,表现为寒战、体温升高。此时需暂停输液,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并更换输液器具。
2、过敏反应
轻者出现皮疹、瘙痒,重者可能发生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停止输液,给予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严重时需注射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抢救。
3、循环负荷过重
短时间内输入过量液体或速度过快,易引发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肺水肿症状。需调整体位为端坐位,给予利尿剂如呋塞米,并控制输液速度。
4、静脉炎
长期输注高渗溶液或刺激性药物可导致沿静脉走向红肿、疼痛。需更换输液部位,局部外敷硫酸镁或使用喜辽妥软膏促进修复。
5、空气栓塞
输液管路进入空气可能引起胸痛、呼吸困难甚至循环衰竭。需立即左侧卧位并抬高下肢,促进空气聚集右心室,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抽气。
输液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及穿刺部位情况。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时,应立即关闭调节器并呼叫医护人员。所有输液治疗均需在规范操作下进行,避免自行调节滴速或移动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