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和乙流患者通常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止咳化痰药、中成药以及营养支持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具体用药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进行选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1、抗病毒药物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流和乙流的特效抗病毒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重症患者静脉给药,需注意此类药物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
2、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缓解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体温超过38.5℃时建议按说明书间隔使用,但需注意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叠加使用。
3、止咳化痰药
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黏液溶解剂可改善呼吸道症状,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适用于干咳症状。伴有喘息时可配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但需警惕药物引起的嗜睡等副作用。
4、中成药
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需在中医师辨证后使用。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不可替代抗病毒药物。
5、营养支持药物
口服补液盐散可预防脱水,维生素C泡腾片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肠内营养粉剂适用于进食困难的患者,但需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流感患者应注意多饮水并保证充足休息,居家隔离期间做好体温监测。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重症表现,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呼吸支持、重症监护等综合治疗。所有药物使用均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联合用药导致肝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