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新生儿粟粒疹如何治疗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新生儿粟粒疹一般可通过日常护理、物理处理、观察变化等方式改善,若继发感染需及时就医治疗。该症状多由皮脂腺发育不成熟引起,属于良性皮肤表现,通常无需特殊干预。

1、日常护理

每日用38-40℃温水清洁皮肤,清洗时避免揉搓患处,可选用无香料、无酒精的婴儿专用沐浴露。清洁后使用柔软毛巾轻按吸干水分,保持皮肤干爽透气,穿着纯棉材质的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2、避免挤压

粟粒疹的白色小丘疹属于角蛋白堆积,强行挤压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家长需修剪婴儿指甲避免抓挠,哺乳时注意避免衣物反复摩擦疹区,不可使用针挑或磨砂产品处理。

3、观察变化

多数粟粒疹在出生后3-4周会自行消退,期间需观察疹子数量是否增多、基底是否发红、表面有无脓液渗出。若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婴儿哭闹搔抓等情况,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感染。

4、药物治疗

继发感染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者需口服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未感染时严禁自行使用激素类药膏或民间偏方处理。

发现新生儿出现粟粒疹不必过度紧张,日常注意保持室温在24-26℃避免出汗刺激皮肤。若疹子持续超过1个月未消退,或伴随发热、拒奶等异常表现,应及时至儿科或皮肤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