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作为传统中药材,一般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痒、止血、增强免疫力以及抗菌消炎等功效和作用。其应用形式多样,需结合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1、温经散寒
艾草性温味辛,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寒凝血瘀引起的症状。对于寒湿侵袭导致的痛经、关节冷痛等,可通过艾灸或煎汤外敷的方式驱散体内寒气,缓解局部冷痛不适。
2、祛湿止痒
艾草煎水熏洗或制成药膏外涂,可缓解皮肤湿疮、湿疹等引起的瘙痒。其燥湿功效有助于减轻渗出性皮损,抑制皮肤炎症反应,促进创面修复。
3、止血
艾叶炭化后内服可收敛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症状,如月经过多、便血等。新鲜艾叶捣碎外敷可帮助小伤口止血,其有效成分能促进血小板聚集。
4、增强免疫力
艾灸特定穴位能激发经气运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长期合理使用可改善体质虚弱状态,增强对外界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5、抗菌消炎
艾草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外洗或熏蒸可辅助治疗皮肤感染,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
使用艾草时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引起口干、头晕等不良反应。孕妇、过敏体质者及皮肤破溃处需慎用艾灸或外敷疗法,出现不适及时停用并就医。日常保存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有效成分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