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艾滋病窗口期会出现哪些症状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艾滋病窗口期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咽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但部分感染者也可能无明显症状。由于个体差异,这些症状并不具有诊断特异性,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感染HIV的依据。

1、发热

在HIV感染后的2-4周内,约50%-90%的感染者会出现低热或高热,体温通常波动在38℃-40℃之间,可能伴随畏寒、盗汗等表现。这是由于病毒大量复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的急性期反应。

2、乏力

急性HIV感染期常出现持续性的疲劳感,表现为肌肉无力、精神萎靡,日常活动能力下降。这种症状与病毒血症引起的细胞因子释放及能量代谢异常有关。

3、皮疹

约40%-50%的感染者会出现红色斑丘疹,多分布在面部、躯干部位,通常不伴瘙痒。皮疹的发生与病毒血症导致的皮肤血管周围CD4+T淋巴细胞浸润有关,一般持续1-3周自行消退。

4、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窝等部位的淋巴结可能出现无痛性肿大,直径通常超过1cm,触诊质地较韧。这种反应是免疫系统对抗HIV感染的表现,但需注意与其它病毒感染相鉴别。

5、咽痛

约50%的感染者会出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症状,可能伴有口腔溃疡或鹅口疮。HIV病毒对黏膜组织的直接损伤及继发机会性感染可能是主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6周出现,持续时间多为1-3周。由于这些表现与普通感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高度相似,仅凭症状无法确诊HIV感染。发生高危行为后,建议在窗口期结束后(4-6周)进行HIV抗体/抗原联合检测,必要时需在3个月后进行复查确认。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检测和评估。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