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分叉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前列腺炎、尿道狭窄、泌尿系结石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憋尿或性生活后,由于尿道括约肌收缩或精液残留,可能引起短暂性尿分叉。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排尿后适当清洁即可自行缓解,日常注意保持会阴部卫生即可。
2、前列腺炎
细菌感染或前列腺充血可能导致腺体肿大,压迫尿道引起排尿异常。患者可能伴随尿频、尿急、会阴胀痛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前列舒通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避免久坐和饮酒。
3、尿道狭窄
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尿道外伤愈合后形成的瘢痕组织,会导致排尿线变细、分叉。严重时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需通过尿道扩张术或尿道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尿流率。
4、泌尿系结石
肾结石或膀胱结石可能随尿液移动至尿道,造成局部堵塞和尿液分流。患者常伴有血尿、腰腹绞痛等症状。直径小于6mm的结石可通过服用排石颗粒、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处理。
若排除憋尿、性生活等生理因素后仍持续出现尿分叉,建议到泌尿外科进行尿常规、超声检查及尿流动力学检测。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ml饮水量,避免过度劳累,发现排尿形态改变超过2周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