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管性血友病是什么

郑积富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管性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或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血液中vonWillebrand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月经过多或术后出血不止等症状。

该病的发生与vonWillebrand因子基因突变有关,部分患者为遗传性,少数因自身免疫等因素出现获得性病变。vonWillebrand因子在止血过程中起到介导血小板黏附及稳定凝血因子VIII的作用,其异常会导致止血延迟。患者常表现为反复鼻出血、牙龈出血,女性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严重者可能发生关节或内脏出血。诊断需结合出血史、家族史及实验室检测,如vonWillebrand因子活性测定。需注意与血友病鉴别,后者主要为凝血因子VIII或IX缺乏且多见于男性。

若确诊血管性血友病,治疗需根据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替代治疗、抗纤溶药物或去氨加压素。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女性患者需关注月经情况。任何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应提前评估凝血状态,并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治疗,切勿自行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