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手术通常包括术前评估、血管穿刺、导管引导、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等步骤,需由专业医生操作。常见方法包括局部麻醉、导管介入、球囊扩张成形术及支架植入等,术后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
1、术前评估与准备
医生会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血管狭窄位置和程度。患者需进行心电图、凝血功能等检查,确认手术适应症。术前需禁食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预防血栓形成。
2、血管穿刺与导管置入
在局部麻醉下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建立通道,将导丝经动脉鞘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通过造影导管注入造影剂实时观察血管病变情况,确定支架植入位置。
3、球囊扩张与支架释放
将带有球囊的导管送至血管狭窄处,加压扩张球囊使斑块压缩。随后回撤球囊释放金属网状支架,撑开血管壁恢复血流。部分病例需使用药物涂层支架降低再狭窄风险。
4、术后处理与观察
拔出导管后需加压包扎穿刺点防止出血,持续心电监护4-6小时。术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1个月后需进行运动负荷试验评估手术效果。
术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出现胸痛、穿刺处血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遵医嘱规范用药控制血压、血糖,每6-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CTA或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