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感染主要与免疫力低下、环境潮湿、滥用抗生素、糖尿病以及性接触传播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1、免疫力低下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或恶性肿瘤等疾病时,人体免疫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抑制霉菌繁殖,可能引发口腔、阴道或全身性霉菌感染。患者常伴有白斑、异常分泌物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氟康唑胶囊、制霉菌素片等抗真菌药物。
2、环境潮湿
长期处于湿度高于60%的环境,或贴身衣物未及时更换,容易滋生白假丝酵母菌等霉菌。此类感染多发生于足部、腋窝等部位,可能出现皮肤脱屑、瘙痒,可外用克霉唑乳膏联合保持干燥缓解。
3、滥用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使用超过7天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平衡,导致阴道、肠道等部位的霉菌过度增殖。典型症状包括豆腐渣样分泌物、腹胀等,通常需要停用抗生素后使用硝酸咪康唑栓剂调节菌群。
4、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者体表糖分含量升高,易诱发外阴、龟头等部位霉菌感染。患者需在服用阿卡波糖片控制血糖基础上,配合使用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抗真菌治疗。
5、性接触传播
无保护性行为可能直接传播生殖器部位的霉菌,临床表现为龟头红疹、阴道灼痛等症状。此类患者及性伴侣需共同接受克霉唑阴道片治疗,治疗期间禁止同房。
出现持续瘙痒、异常分泌物或皮肤破损等症状时,应及时到皮肤科或妇科进行真菌镜检。日常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糖尿病患者应严格监测血糖水平。所有抗真菌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可自行增减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