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新生儿吐泡泡是怎么回事

张旭中 儿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三甲

新生儿吐泡泡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与胃食管反流、呼吸道感染等病理性因素有关。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查明原因。

1、生理性原因

新生儿唾液腺在出生后逐渐发育成熟,3-4月龄时可能出现唾液分泌量增加的现象。由于婴幼儿口腔容量较小且吞咽功能未完善,过多的唾液可能形成泡泡从口角溢出。这种情况通常不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哺乳量及精神状态正常,家长只需用棉柔巾及时擦干即可。

2、胃食管反流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贲门括约肌较松弛,吃奶后平卧时易出现乳汁反流。反流的奶液混合唾液会产生较多泡泡,多发生在喂奶后1小时内。建议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采用头高脚低体位(倾斜30度)休息,若每日反流超过5次或影响体重增长,需就医排除病理性反流。

3、呼吸道感染

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会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新生儿咳嗽反射较弱,无法有效排出痰液时,可能出现口吐泡沫样痰液,典型表现为白色细泡沫(肺炎链球菌感染)或黏稠泡沫(合胞病毒感染),多伴有呼吸频率增快(大于60次/分)、鼻翼煽动、体温异常等症状。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原体选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日常需注意观察泡泡的性质和伴随症状,单纯透明唾液泡泡且哺乳正常者多为生理现象。若泡泡呈黄色或带有奶块,或合并呛奶、呼吸急促、拒食等情况,应及时到儿科就诊。护理时保持环境温湿度适宜,避免包裹过厚加重呼吸负担,喂奶时注意奶嘴孔大小合适防止呛咳。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