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流鼻血可能是鼻黏膜干燥、外伤、鼻炎、鼻腔异物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可通过局部压迫、环境调整、原发病治疗等方式缓解。
1、鼻黏膜干燥
儿童鼻黏膜较薄且毛细血管丰富,空气干燥或高温环境易导致黏膜皲裂出血。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冬季可配合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
2、外伤
挖鼻孔、碰撞等机械性损伤占儿童鼻出血的60%-70%。需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根部压迫止血,身体前倾避免血液倒流,多数10分钟内可止血。日常需修剪儿童指甲,纠正挖鼻习惯。
3、鼻炎
过敏性鼻炎患儿因频繁擤鼻导致黏膜损伤,感染性鼻炎会引起血管扩张破裂。急性期可用1%呋麻滴鼻液收缩血管,过敏性鼻炎需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感染性炎症可口服头孢克肟颗粒。
4、鼻腔异物
3-6岁儿童因好奇将玩具零件、豆类塞入鼻腔导致黏膜破损占急诊病例的15%。表现为单侧鼻腔流脓血涕伴恶臭,需在鼻内镜下取出异物,并使用红霉素眼膏预防感染。
5、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占反复鼻出血患儿的3%-5%。此类患儿常伴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四项检查,确诊后由血液科进行免疫治疗或凝血因子替代治疗。
若鼻出血持续超过20分钟或伴有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严重出血性疾病。日常应保证每日1000-1500ml饮水量,避免食用薯片等干燥零食。建议每年进行两次耳鼻喉科检查,及时发现鼻腔结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