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耳膜内陷如何治疗恢复

刘红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耳膜内陷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咽鼓管吹张、鼓膜置管术以及鼓室成形术等,需根据病因及严重程度选择。常见诱因包括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炎或气压损伤等,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1、保守治疗

轻度耳膜内陷若无明显症状可先观察,避免用力擤鼻、乘坐飞机或潜水等可能加重耳压的行为。日常可通过咀嚼口香糖、打哈欠等促进咽鼓管开放,缓解中耳负压状态。

2、药物治疗

若合并感染需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伴有过敏性鼻炎者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减轻鼻腔水肿,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

3、咽鼓管吹张

适用于咽鼓管阻塞导致的中耳负压,需由医生采用波氏球或导管进行通气治疗,将空气导入中耳腔平衡压力,促使鼓膜复位。操作时可能出现短暂眩晕,需配合深呼吸缓解。

4、鼓膜置管术

反复发作或持续内陷伴积液者,需在鼓膜切开并放置通气管,维持中耳压力平衡6-12个月。术后需避免耳道进水,定期复查直至导管脱落,鼓膜通常可自行愈合。

5、鼓室成形术

严重内陷导致鼓膜粘连、听骨链损坏时,需手术分离粘连组织并修复鼓膜。术后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听力多数可逐渐恢复,但需避免头部剧烈运动。

建议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通过耳镜、声导抗测试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滴耳液,以免加重鼓膜损伤。治疗期间保持鼻腔通畅,预防感冒可降低复发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