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泪管堵塞可能与先天性因素、炎症、外伤或手术、肿瘤或异物以及年龄因素有关。该情况会导致泪液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发溢泪、眼部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先天性因素
部分婴儿出生时可能存在鼻泪管下端瓣膜未完全开放或鼻泪管发育不全的情况,导致泪液无法顺利流入鼻腔,进而出现单侧或双侧溢泪。若继发感染,还可能伴随眼部分泌物增多。一般可遵医嘱进行泪囊区按摩,必要时行泪道探通术。
2、炎症
慢性泪囊炎、结膜炎等炎症反复刺激可能导致鼻泪管黏膜肿胀或瘢痕粘连,造成泪道狭窄或阻塞。患者常出现流泪、眼红、按压泪囊区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等症状。通常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药物控制感染。
3、外伤或手术
面部外伤可能导致鼻泪管骨性结构损伤,而眼科手术或鼻部手术也可能因操作不当或术后瘢痕形成引发继发性堵塞。此类患者可能需通过泪道置管术、鼻腔泪囊吻合术等手术方式修复。
4、肿瘤或异物
鼻腔或泪囊区域的肿瘤压迫鼻泪管,或眼表异物进入泪道均可引发机械性阻塞。例如鼻腔肿瘤患者可能伴有鼻塞、鼻出血,需通过手术切除病灶;若为泪道结石,则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或手术取出。
5、年龄因素
中老年人鼻泪管黏膜逐渐退化,管腔弹性减弱,容易出现功能性堵塞。此类患者泪道冲洗时液体可部分通过,但存在返流现象,必要时需考虑泪道成形术改善引流。
日常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若出现持续流泪、眼屎增多或按压内眼角有脓液流出,应及时到眼科进行泪道冲洗、泪道造影等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停药或滥用眼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