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的检查方法通常包括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活检以及磁共振成像等,具体需根据病情由医生评估后选择。
1、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经腹部超声是子宫内膜检查的首选方法,可测量内膜厚度、观察回声均匀性及血流情况。对于子宫内膜增厚、息肉或异常出血患者,超声能初步筛查病变。检查无创且便捷,常在月经结束后3-7天进行以提高准确性。
2、宫腔镜检查
通过光学仪器直接观察宫腔形态和内膜表面,能发现微小病灶如息肉、黏膜下肌瘤或癌变组织。检查时可同步进行活检或治疗,适用于反复异常出血、超声提示占位性病变或疑似宫腔粘连的患者,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3、诊断性刮宫
使用刮匙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可明确增生、不典型增生或癌变等病理类型。常用于绝经后出血、药物治疗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或可疑恶性病变的病例,分为分段诊刮和全面诊刮两种方式。
4、子宫内膜活检
采用细管吸引或刷取法采集内膜细胞,创伤小于诊刮术。适用于评估激素水平对内膜的影响、筛查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或监测药物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出血。
5、磁共振成像
MRI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与肌层界限,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常用于已确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分期。对于超声难以鉴别的子宫腺肌病和黏膜下肌瘤也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进行子宫内膜检查前需避开月经期,宫腔镜检查需提前禁食6小时,术后需观察出血情况。诊断性刮宫或活检后应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发热或持续腹痛需及时就医。建议患者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宜检查方式,并配合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