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药物外渗应如何处理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立即停止输液、局部冷敷或热敷、药物封闭治疗、外用药物处理以及必要时手术清创,需根据外渗程度及时干预。

1、立即停止输液

发生药物外渗时需立即停止输液,并回抽残留药液。保留针头并连接注射器进行局部抽吸,尽可能减少外渗药物的扩散,避免加重局部组织损伤。

2、局部冷敷或热敷

外渗早期可使用冰袋冷敷15-20分钟,每日3-4次,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炎症反应。对于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外渗,需改用33%硫酸镁湿热敷促进液体吸收,避免冷敷加重缺血。

3、药物封闭治疗

使用0.25%-0.5%普鲁卡因或1%利多卡因配合地塞米松进行局部封闭注射,每4-6小时重复一次,可有效中和药物毒性、缓解疼痛并预防组织坏死。

4、外用药物处理

局部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微循环,或使用50%硫酸镁溶液持续湿敷24小时。对于强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外渗,可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加速药物分解。

5、手术清创

当出现皮肤溃疡、深部组织坏死或合并感染时,需行外科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术后配合红光治疗促进创面愈合,必要时进行皮瓣移植修复缺损。

药物外渗后24小时内是黄金处理期,建议立即联系医护人员。强酸强碱类药物外渗禁止自行挤压,血管活性药物外渗需持续观察72小时。若出现水疱、皮温降低或剧烈疼痛,需急诊处理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