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颤是指身体因寒冷或疾病因素导致的肌肉不自主收缩,通常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颤抖。该症状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感染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1、生理性原因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皮肤温度感受器会将信号传递至体温调节中枢,引发骨骼肌快速收缩产热,从而出现寒战、起鸡皮疙瘩等反应。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及时增添衣物或调节环境温度后即可缓解。
2、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初期,体温调定点上移,机体通过寒战提升产热效率。例如流感病毒入侵时,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前寒战;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常伴随寒战、咳嗽等症状。此类情况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和对症治疗。
3、其他疾病原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因代谢亢进可能出现怕热、手抖等症状,但部分患者在体温波动期也可能出现寒战;低血糖发作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引发面色苍白、出冷汗及寒战。建议监测血糖水平,必要时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纠正,或通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
若冷颤频繁发作且伴有高热、意识模糊、持续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或内分泌科就诊。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根据气温变化合理增减衣物,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需规律监测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