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化脓时通常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并视情况采取局部处理措施,一般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切开引流及日常护理等方法改善。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立即就医评估。
1、局部消毒
化脓的甲沟炎可能伴随局部红肿、疼痛,此时需使用碘伏溶液或75%酒精对患处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细菌滋生,避免感染进一步扩散。消毒时应轻柔操作,避免过度刺激导致疼痛加剧。
2、外用药物
消毒后可遵医嘱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等,涂抹时需覆盖化脓区域及周围皮肤。部分患者可配合鱼石脂软膏促进脓液排出,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口服药物
若出现发热或感染扩散迹象,需口服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肝肾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
4、切开引流
当甲下积脓严重或形成甲周脓肿时,需由医生在局麻下切开排脓,清除坏死组织。术后需每日换药,必要时拔除部分指甲以保证引流充分,该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5、日常护理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挤压或自行挑破脓包。穿宽松透气的鞋子,减少脚趾摩擦。修剪指甲时保留适当长度,避免再次嵌入皮肤。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以促进愈合。
甲沟炎化脓期间不可擅自使用偏方处理,尤其禁忌未消毒的针具挑破脓包。若自行用药2-3天无改善或出现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到普外科或皮肤科就诊。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足疗程使用抗生素,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