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程度通常根据临床表现和体液丢失量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不同分级对应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有助于指导临床补液治疗。
1、轻度脱水
体液丢失量约占体重的3%-5%。患者可能出现口渴、口唇干燥、尿量轻度减少等症状,皮肤弹性正常或稍下降,眼窝无凹陷,精神状态无明显异常。此时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适量饮水来纠正,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
2、中度脱水
体液丢失量约达体重的6%-10%。典型表现为明显口渴、尿量显著减少且颜色加深,皮肤弹性下降(捏起皮肤回弹时间超过2秒),眼窝及囟门凹陷,婴幼儿可能出现哭时泪少。常伴有心率加快、四肢发凉等循环改变,此时需尽快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3、重度脱水
体液丢失超过体重的10%。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无尿、皮肤弹性极差(回弹时间超过3秒)、眼窝深度凹陷、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婴幼儿可能出现嗜睡或昏迷。这种情况属于急危重症,必须立即送医抢救,需建立双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若出现皮肤弹性减退、尿量持续减少或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补液治疗需根据脱水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途径,重度脱水患者补液初期应快速输注生理盐水等晶体液,24小时内需分阶段调整补液速度和成分,同时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