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一般位于人体右上腹部,紧贴于肝脏下方,具体位置在右锁骨中线与右侧肋弓交汇处附近。其体表投影点通常对应第9肋软骨处,是消化系统中储存和浓缩胆汁的重要器官。
1、解剖位置
胆囊呈梨形,长7~10厘米,宽3~5厘米,容积约30~50毫升。它依附于肝脏的脏面胆囊窝内,上方与肝右叶相邻,下方靠近十二指肠球部和结肠肝曲。胆囊通过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最终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
2、体表定位
临床上常用墨菲氏点(Murphy'spoint)判断胆囊位置,该点位于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检查时可通过深吸气触诊法,当发炎的胆囊接触按压的手指时,患者会因疼痛突然屏息,称为墨菲征阳性。
3、功能关联
胆囊通过胆道系统与肝脏、胰腺形成联动,进食后通过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其位置异常如游离胆囊、左位胆囊等先天变异发生率约5%-10%,可能影响疾病诊断。B超检查时通常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配合深呼吸能更清晰显示胆囊形态。
日常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若出现右上腹绞痛、肩背部放射痛或进食油腻食物后不适,建议及时进行腹部超声检查。40岁以上人群定期体检时,建议将肝胆超声纳入筛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