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疾病种类较多,常见类型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外周动脉疾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主要涉及心脏、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典型症状为胸痛(心绞痛),可能放射至左肩或下颌。严重时可发生心肌梗死,伴随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等。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血症、吸烟和糖尿病。
2、高血压
以体循环动脉压持续升高为特征,长期控制不佳可损伤心、脑、肾等靶器官。原发性高血压占多数,与遗传、高盐饮食和肥胖相关;继发性高血压可能由肾动脉狭窄或内分泌疾病引发。
3、心力衰竭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常见病因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炎和心脏负荷过重。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尤其夜间端坐呼吸)、下肢水肿及乏力。根据射血分数分为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
4、心律失常
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导致心跳节律紊乱,如房颤、室性早搏和心动过缓。可能引发心悸、头晕甚至晕厥。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或结构性心脏病是常见诱因。
5、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影响血流动力学。风湿热、退行性变或感染性心内膜炎为主要病因,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和心脏杂音。严重者需手术修复或置换瓣膜。
6、外周动脉疾病
四肢或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供血不足,典型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行走后下肢疼痛)。颈动脉狭窄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需通过超声筛查评估斑块情况。
日常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指标。若出现胸闷持续不缓解、突发晕厥或下肢不对称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