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骨架主要由骨骼、关节、韧带等结构组成,通常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和运动等功能。其结构复杂且精密,各部分协同作用维持人体正常活动。
1、骨骼系统
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中轴骨包含颅骨、脊柱(26块椎骨)、胸骨和肋骨,构成人体中轴线,保护大脑、脊髓及胸腔脏器。附肢骨包括四肢骨骼(上肢64块、下肢62块)和肩带、盆带,支撑肢体运动。骨骼通过钙磷沉积形成坚硬结构,同时具备造血功能。
2、关节与韧带
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连接,分为不动关节(如颅缝)、微动关节(如耻骨联合)和活动关节(如肩关节)。活动关节由关节囊、关节腔和软骨构成,滑液减少摩擦,韧带作为致密结缔组织连接骨骼,限制过度活动。膝关节半月板等特殊结构可缓冲压力。
3、骨髓功能
骨髓填充在长骨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黄骨髓主要储存脂肪。骨骼通过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动态平衡,持续进行骨重建,维持骨密度和强度。
保持骨骼健康需注意日常姿势管理,避免长时间单侧负重。建议进行游泳、慢跑等承重运动促进骨形成,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若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或外伤后畸形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手段评估骨骼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