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精神类疾病包括哪些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精神类疾病主要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强迫症等类型,涉及情绪、思维及行为方面的异常。这些疾病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存在差异,需通过专业医学评估明确诊断。

1、焦虑症

患者常出现过度担忧、紧张或恐惧情绪,可能伴随心悸、出汗等躯体症状。其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压力或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有关,需通过心理治疗或药物干预缓解症状。

2、抑郁症

以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为核心特征,可能伴有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或自我否定倾向。部分病例存在家族遗传倾向,治疗常结合抗抑郁药物与认知行为疗法。

3、精神分裂症

表现为思维紊乱、幻觉或妄想等阳性症状,以及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阴性症状。该疾病与多巴胺系统异常及脑结构变化相关,需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病情。

4、双相情感障碍

特征为情绪在躁狂与抑郁状态间周期性波动。躁狂期可能出现过度兴奋、冲动行为,需通过心境稳定剂调节情绪周期,并结合心理干预预防复发。

5、强迫症

以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或行为为主要表现,如过度清洁、检查等。发病机制涉及前额叶-基底节环路功能异常,治疗常采用暴露疗法配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若存在情绪持续异常、社会功能受损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专业医生将通过临床访谈、量表评估等方式明确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应避免自行判断或延误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