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道病变是指直径小于2毫米的小气道因炎症、感染、结构异常等因素引发的病理改变,常见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并伴随相应症状,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诊断。
1、定义
小气道病变主要累及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气道,通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疾病相关。由于气道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增多或管壁纤维化,导致气体交换功能受损,是呼吸系统功能减退的重要病理基础。
2、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刺激等环境因素,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等病理性因素。职业粉尘接触和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也可能诱发小气道结构异常。
3、症状
典型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慢性咳嗽伴黏液痰,部分患者出现喘息和胸闷。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桶状胸、呼吸频率增快等体征,肺功能检查常显示最大呼气流量下降和小气道阻力增高。
4、诊断方法
临床结合高分辨率CT检查可见马赛克征、支气管壁增厚等特征性改变。肺功能检测中最大中期呼气流量下降25%-75%是重要诊断指标,必要时需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或痰液细胞学分析。
5、治疗措施
主要采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缓解症状,吸入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急性感染期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中重度患者需配合氧疗和呼吸康复训练。
出现持续呼吸困难或咳嗽症状加重应及时到呼吸科就诊,完善肺功能评估。治疗期间需严格戒烟并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遵医嘱规范使用吸入装置,定期复查肺功能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