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头痛、鼻塞或流涕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儿童感染后症状可能较成人更明显,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发热
乙型流感患者通常以突发高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可达39-40℃,常持续3-5天。发热时可能伴随寒战、面色潮红等表现,退热药物可能暂时缓解但易反复,婴幼儿可能出现热性惊厥。
2、呼吸道症状
多数患者会出现刺激性干咳,可能逐渐发展为带有少量白色黏痰。咽部充血会导致明显咽痛和吞咽不适,部分患者伴有声音嘶哑。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或喘息。
3、全身疼痛
特征性的肌肉关节疼痛多集中在四肢和背部,头痛多为前额或双侧太阳穴部位的持续性胀痛。乏力感明显,日常活动能力显著下降。
4、鼻部症状
早期可能出现鼻腔灼热感,继而发展为鼻塞、流清涕,部分患者会出现鼻腔黏膜出血。婴幼儿因鼻塞可能导致吮乳困难或睡眠不安。
5、消化道反应
约20%-30%患者尤其是儿童,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或腹泻。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病程初期,需注意与胃肠炎鉴别。
乙型流感具有较强传染性,发病后建议居家隔离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并及时更换汗湿衣物,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不退或意识改变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确诊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病程期间需保证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的营养食物有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