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其初期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头痛、食欲减退、乏力以及皮疹等。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若怀疑感染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发热
伤寒初期典型表现为体温呈阶梯式上升,第1周内可达39-40℃。这是由于伤寒沙门菌释放内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并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所致。患者常伴有畏寒但无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明显。
2、头痛
多数患者在发热同时出现持续性钝痛,以额部和枕部为主。这与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导致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增高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伴随眩晕感。
3、食欲减退
伤寒杆菌产生的毒素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胃酸分泌减少、肠道蠕动减慢。患者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厌食、恶心,部分伴有腹部隐痛或饱胀感。
4、乏力
细菌内毒素可引发全身中毒症状,通过抑制线粒体功能影响能量代谢。患者表现为显著疲倦感,日常活动耐力下降,严重时可能出现肌肉酸痛。
5、皮疹
约30%患者在病程第7-14天出现玫瑰疹,表现为直径2-4mm的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多分布于胸腹部。这是细菌栓塞皮肤毛细血管导致的特征性表现,通常持续3-5天自行消退。
若出现持续高热伴消化道症状,特别是有不洁饮食史或疫区接触史者,建议立即到感染科就诊。确诊需通过血培养、肥达试验等检测,确诊后需进行规范抗菌治疗并实施肠道隔离。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生水或未煮熟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