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近视度数如何计算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近视度数主要通过验光检查确定,通常涉及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及轴位等参数。计算时需综合考虑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因素,并结合主观验光结果进行调整。

1、验光检查

验光师会使用电脑验光仪初步测量眼球屈光状态,获得球镜(近视或远视度数)、柱镜(散光度数)及轴位等基础数据。例如球镜-3.00D表示300度近视,柱镜-1.50D表示150度散光。

2、球镜度数计算

球镜数值前的负号代表近视,正号代表远视。每-1.00D相当于100度近视,具体数值通过患者观看视力表的清晰度进行主观验证,需反复调整至最佳矫正视力。

3、柱镜与轴位

柱镜度数表示散光程度,轴位则标示散光方向(0-180度范围)。例如柱镜-0.75D搭配轴位90度,表示存在75度垂直方向的散光,需通过交叉柱镜精确校准。

4、角膜曲率影响

角膜地形图可检测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正常值约7.8mm。曲率过大(如小于7.5mm)可能导致角膜性近视,需在验光时考虑角膜形态对总体屈光的影响。

5、眼轴长度评估

通过A超或光学生物测量仪检测眼轴,成人正常值约24mm。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度数约增加300度。轴性近视患者需结合眼轴数据评估近视进展风险。

近视度数确定后需每半年复查,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日常应注意保持30cm以上的阅读距离,每用眼40分钟休息5分钟。若考虑屈光矫正手术,需经专业眼科医生进行角膜厚度、眼底状态等全面评估。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