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石膏作为清热泻火类药物,一般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以及缓解头痛牙痛等功效作用。
1、清热泻火
石膏性大寒,归肺胃经,能清解气分实热,适用于外感热病引起的高热不退、烦渴等症状。其寒凉性质可直折火势,常与知母配伍增强清热效果,如白虎汤中便以此为主药。
2、除烦止渴
对于热盛伤津导致的口渴烦躁,石膏能通过清热作用缓解体内燥热状态。在治疗消渴证时,常与生地、麦冬等养阴生津药物同用,如玉女煎的组方应用。
3、敛疮生肌
煅制后的石膏具有收敛作用,外敷可促进疮疡溃烂面干燥结痂。临床上常将煅石膏与黄柏等配伍制成散剂,用于皮肤溃疡久不收口或烧伤创面护理。
4、收湿止血
石膏的收敛特性可吸附组织渗出液,对于湿疹渗液、溃疡出血等情况,外用时能减少分泌物并促进止血。常与龙骨、牡蛎等收敛药物配合使用。
5、缓解头痛牙痛
石膏能清泻胃火,对胃火上炎引发的牙龈肿痛、前额头痛有缓解作用。常与升麻、黄连等配伍,如清胃散中即用其治疗齿龈肿痛。
使用石膏需注意其性寒特点,脾胃虚寒者慎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证型配伍应用,外用时需严格消毒处理创面,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