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积水通常是指肝腹水,多与肝脏疾病相关。当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可能导致腹腔内液体异常积聚,常伴随腹胀、腹部膨隆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肝腹水并非独立疾病,而是多种肝脏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的临床表现。肝硬化是肝腹水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肝脏纤维化导致门静脉高压,血管内液体渗出至腹腔。此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引起的低蛋白血症也会降低血液渗透压,促使液体外渗。在肝癌患者中,肿瘤可能直接侵犯血管或淋巴管,造成腹水产生。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这会加剧腹腔积液的形成。
出现腹水症状时,患者需立即到肝病科或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腹部超声、肝功能检测、腹水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疾病,如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并遵医嘱使用利尿剂;低蛋白血症者可补充人血白蛋白。日常需严格戒酒,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定期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避免擅自使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