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孕药通常需注意服药时间、不良反应、避免重复使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后续避孕措施等事项。正确使用有助于提高避孕效果,减少对身体的潜在影响。
1、服药时间
紧急避孕药应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尽早服用,服药时间越早避孕效果越好。不同药物类型时间要求略有差异,左炔诺孕酮类建议72小时内,乌利司他可延长至120小时。超过规定时间可能显著降低避孕成功率。
2、不良反应
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30%-50%)、呕吐(15%-25%)、不规则阴道出血(10%-20%)和乳房胀痛。严重头痛或视力异常需警惕血栓风险,持续腹痛可能提示宫外孕,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就医。症状通常1-3天内自行缓解。
3、避免重复使用
同个月经周期内不建议重复使用,失败率会从2%升至4%以上。频繁使用(每月超过1次)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发生率增加至40%-50%,长期滥用可能影响卵巢功能。年度使用不宜超过3次。
4、药物相互作用
抗生素(如利福平)、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及贯叶连翘等中药可能降低药效。服用这些药物期间需采用屏障避孕等额外措施。需要间隔使用的药物应咨询医师,建议间隔至少2周。
5、后续避孕措施
服药后至下次月经前需持续使用避孕套。月经延迟1周以上应进行妊娠检测,即使避孕失败也要排除宫外孕可能。建议后续选择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或宫内节育器等长效避孕方式。
使用后出现严重头痛、视力障碍或剧烈腹痛应及时就医。建议将紧急避孕作为偶尔使用的补救措施,常规避孕推荐使用避孕套、短效口服避孕药等有效率更高的方法。服药后3-6个月建议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出现月经持续异常者需排查内分泌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