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胃肠型感冒怎么治疗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胃肠型感冒的治疗方法包括补液治疗、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需根据症状选择合适方案。若病情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1、补液治疗

胃肠型感冒常伴随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严重时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液时需少量多次饮用,避免刺激胃肠道。

2、调整饮食

发病期间应选择米汤、粥类、面条等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或高糖食物。急性呕吐期可短暂禁食4-6小时,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进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

3、药物治疗

呕吐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或多潘立酮片缓解症状;腹泻明显时可用蒙脱石散吸附毒素。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但需注意儿童禁用阿司匹林。避免滥用抗生素,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使用。

4、物理治疗

腹部胀痛时可用热水袋热敷脐周,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配合生姜红糖水饮用能缓解恶心症状。

5、调节肠道菌群

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微生态制剂,可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服用时需与抗菌药物间隔2小时以上,避免用热水冲服。

患者需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尿量,若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应立即就诊。痊愈后2周内避免生冷食物,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免疫力低下者可通过接种流感疫苗预防,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