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症的正确中医术语为少阳病,属于六经病之一,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邪犯少阳经所表现的证候。其病位在半表半里,涉及胆与三焦,典型症状包括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等。
少阳病的形成多因外邪侵袭,正气不足时邪气郁于少阳,导致气机不畅、枢机不利。患者可能出现胆火上炎引发口苦,气郁化热出现心烦,邪正相争则表现为寒热交替。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阳明病或太阴病,影响脾胃功能。
中医治疗以和解少阳为主,常用方剂如小柴胡汤,中成药包括小柴胡颗粒、柴胡疏肝散等。治疗需根据具体症状加减药物,例如兼有便秘者可加大黄,咳嗽加五味子。日常需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保持情绪舒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出现疑似少阳病症状时,建议至正规中医医疗机构就诊。需经专业医师四诊合参后辨证施治,不可自行购买药物服用,以免延误病情或加重胃肠负担。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