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块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多发生于肘部、膝盖、腰骶部等部位。该疾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
斑块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其中,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加速,表皮细胞更替周期从正常的28天缩短至3-4天,形成鳞屑堆积。患者皮肤会出现浸润性红斑,基底呈红色,表面覆盖多层疏松的银屑,刮除鳞屑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关节疼痛或指甲凹陷等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皮损特征,必要时需通过皮肤病理活检与脂溢性皮炎、慢性湿疹等疾病鉴别。
日常应注意避免搔抓皮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以减少摩擦。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可使用温和的保湿剂缓解皮肤干燥。若皮损范围扩大或出现关节肿痛,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维生素D3衍生物制剂或光疗等方法控制病情,中重度患者可能需接受生物制剂等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