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其过程涉及多个酶系统和步骤。常见的代谢途径包括乙醇脱氢酶途径、乙醛脱氢酶转化以及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等,具体代谢效率受遗传因素和个体差异影响。
1、乙醇脱氢酶途径
约90%的酒精通过该途径代谢。乙醇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醛,该酶主要存在于肝脏。代谢速度受基因多态性影响,不同人群的酶活性差异可能导致酒精耐受度不同。
2、乙醛脱氢酶转化
乙醛在乙醛脱氢酶催化下转化为乙酸。部分人群因基因缺陷导致该酶活性低下,易出现乙醛蓄积,表现为面部潮红、心悸等酒精不耐受反应。乙酸最终通过三羧酸循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3、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
当血液酒精浓度过高时,细胞色素P450酶系(特别是CYP2E1)被激活参与代谢。该途径产生的自由基可能损伤肝细胞,长期大量饮酒可能诱发脂肪肝或肝硬化。
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属于1类致癌物,可能损伤DNA并增加患癌风险。建议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若饮酒后出现持续恶心、腹痛或皮肤黄染,应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酒精代谢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切忌盲目拼酒或过量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