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是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肺泡壁结构破坏、弹性减弱,导致气体在肺内滞留和肺部过度膨胀。其发生常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或遗传因素相关,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肺气肿的核心病理改变是肺泡壁的不可逆损伤,肺泡融合形成较大的气囊,使肺部弹性回缩力下降。这种结构异常会影响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效率,导致患者即使在轻微活动时也会感到气促。长期吸烟者因烟雾中的焦油和化学物质持续刺激呼吸道,会加速肺泡壁蛋白酶-抗蛋白酶系统的失衡,这是肺气肿发展的主要机制。此外,职业性粉尘接触或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也易患病。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桶状胸、嘴唇发绀等体征,晚期可能并发肺心病。
建议吸烟者立即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接触粉尘作业者需做好职业防护。日常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改善通气功能,冬季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确诊患者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病情,严重者可考虑肺减容手术或肺移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