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脾虚如何治疗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脾虚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饮食调整、针灸推拿、运动疗法以及情志调节等,需根据患者体质制定个性化方案。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综合调治。

1、中药调理

对于脾虚患者,临床常用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丸等中成药。这些药物通过补气健脾、和胃化湿等作用改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用药需根据舌苔脉象辨证选择。服药期间需忌食生冷油腻,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

2、饮食调整

日常可多食山药、小米、南瓜等健脾养胃食材,推荐山药粥、芡实茯苓汤等食疗方。需规律三餐、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体质偏寒者应减少西瓜、冷饮等寒凉食物摄入,湿热体质者需控制肥甘厚味。

3、针灸推拿

通过针刺足三里、脾俞、中脘等穴位激发经气,常用温针灸或艾灸疗法。推拿可选用摩腹、捏脊等手法,每日晨起顺时针按揉腹部5-10分钟,有助于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治疗需由持证医师操作,避免自行施治。

4、运动疗法

推荐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导引术,着重练习"调理脾胃须单举"等招式。日常可进行快走、瑜伽等适度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以身体微汗为度。避免剧烈运动耗伤正气,久坐后应定时起身活动。

5、情志调节

长期焦虑、思虑过度易损伤脾胃,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等方式疏解压力。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夜间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耗气。培养书画、园艺等兴趣爱好有助于调畅情志。

脾虚患者需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注意腹部防护。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根据体质变化调整方案。若出现持续消瘦、黏液血便等症状,需及时进行胃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自行购买中成药前应咨询医师,避免药不对症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