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痔疮的方法通常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敷、熏洗坐浴、针灸疗法以及饮食调理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中药内服
根据辨证分型使用中成药,如湿热下注证可选用槐角丸、地榆槐角丸等,气滞血瘀证可用痔康片等。这些药物通过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或活血化瘀的作用改善局部循环,缓解便血、肿痛等症状。
2、中药外敷
常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九华痔疮栓等栓剂或膏剂直接作用于患处。药物通过皮肤或黏膜吸收,可快速消肿止痛,适用于外痔发炎或内痔脱出嵌顿的情况。
3、熏洗坐浴
采用五倍子、苦参、黄柏等中药煎煮后熏蒸及坐浴。每日2次、每次15分钟的温热药液坐浴,能促进肛周血液循环,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特别适合术后创面恢复期。
4、针灸疗法
选取长强、承山、二白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艾灸百会穴。通过调节经络气血运行,可改善肛门静脉回流,减轻坠胀感,但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
5、饮食调理
建议增加芹菜、火龙果等高纤维食物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配合金银花、决明子等代茶饮,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加重痔核脱出。
患者应注意保持肛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若出现持续出血、痔核脱出无法回纳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中断治疗,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前需告知医生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