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患者需根据具体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抑制胃酸分泌、止血药物、抗感染治疗、内镜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
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可通过阻断胃壁细胞H+-K+-ATP酶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对出血创面的刺激。H2受体拮抗剂如盐酸雷尼替丁胶囊也可抑制胃酸,但效果弱于质子泵抑制剂。
2、止血药物
口服凝血酶冻干粉可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促进血液凝固。云南白药胶囊含有多种止血成分,能缩短凝血时间。严重出血时需静脉注射氨甲环酸等全身性止血药。
3、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对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需联合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和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进行规范杀菌治疗,疗程通常为10-14天。
4、内镜治疗
急诊胃镜下可采用钛夹封闭出血点、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或使用氩离子凝固术等止血措施,需在设备完善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操作。
5、手术治疗
当出血量大于1500ml或药物联合内镜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进行胃大部切除术等外科干预,适用于溃疡穿孔、胃癌等器质性病变患者。
胃出血属于急重症,发病后需立即禁食并卧床休息。药物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及血红蛋白变化,出现呕血加重或黑便次数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复诊。所有治疗方案需经消化内科医师评估后实施,禁止自行购买止血药物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