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脉象有多少种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脉象种类繁多,历代医家总结的常见脉象一般有28种,包括浮脉、沉脉、迟脉、数脉、弦脉、滑脉、细脉、洪脉等,每种脉象均对应不同的生理或病理状态。

1、浮脉

脉位表浅,轻按即得,重按反减。主表证,常见于外感风寒、风热等初期阶段,提示机体正气与邪气在体表抗争。若久病见浮脉,则可能为虚阳外越的危重证候。

2、沉脉

脉位较深,需重按至筋骨处方能触及。主里证,多见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郁滞等内伤疾病,如肾阳虚衰、寒凝气滞等证型,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3、迟脉

脉率缓慢,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少于60次)。主寒证,实寒证可见于寒邪侵袭引起的脘腹冷痛,虚寒证常见于心肾阳虚导致的心悸、水肿等症。

4、数脉

脉率急促,一息五至以上(每分钟超过90次)。主热证,实热证如肺热咳嗽可见洪数脉,虚热证如阴虚火旺则多见细数脉,需注意实火与虚火的鉴别诊断。

5、滑脉

脉象流利如珠走盘。主痰湿、食积或妊娠,常见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等病症。健康人酒后或妊娠期出现滑脉属生理现象,但病理性滑脉多伴有舌苔厚腻等体征。

中医脉诊需通过三部九候综合判断,不同脉象常相兼出现,如弦滑脉主痰气郁结,沉细脉主气血两虚。建议就诊时主动告知身体其他不适症状,由专业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进行辨证,避免仅凭单一脉象自行诊断用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