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炎的中药通常包括苍耳子、辛夷、白芷、黄芪、鹅不食草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结合个人体质调整。
1、苍耳子
苍耳子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的作用,中医常用于缓解鼻塞、流涕等鼻炎症状。其有效成分可帮助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通气。需注意苍耳子有一定毒性,需炮制后使用,避免过量。
2、辛夷
辛夷性温味辛,归肺经和胃经,能发散风寒、通鼻窍,适用于风寒型鼻炎。临床常将其制成辛夷鼻炎丸或煎煮后熏蒸鼻腔,可缓解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的情况。
3、白芷
白芷具有祛风燥湿、消肿排脓的功效,对于过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炎伴随头痛的患者效果较好。常与苍耳子、薄荷等配伍使用,可制成滴鼻剂或口服汤剂,但阴虚血热者慎用。
4、黄芪
黄芪作为补气固表的中药,适用于肺脾气虚型鼻炎患者。其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反复感冒诱发的鼻炎发作。常与白术、防风组成玉屏风散,需长期调理方能见效。
5、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能祛风利湿、通窍散寒,多用于急慢性鼻炎的外治法。鲜品捣汁滴鼻或制成软膏外用,可缓解鼻痒、喷嚏等症状,但局部使用可能出现刺激感。
使用中药治疗鼻炎需经中医师辨证施治,区分风寒、风热、气虚等证型。部分患者可能对草药成分过敏,用药期间若出现鼻腔灼痛或皮疹应停药。日常需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保持鼻腔湿润,增强体质以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