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升高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所致,也可能与肝脏疾病、心脏疾病、胆道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饮酒等可能引起暂时性升高,而病理性因素需结合具体疾病判断。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可能导致骨骼肌细胞损伤,释放转氨酶进入血液,引起短暂性升高。长期饮酒或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降脂药等,可能干扰肝脏代谢功能,导致肝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这类升高通常在去除诱因后1-2周内恢复正常。
2、肝脏疾病
病毒性肝炎(如甲肝、乙肝)会引起肝细胞坏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著升高可达正常值10倍以上。脂肪肝患者因肝细胞脂肪沉积导致细胞损伤,转氨酶常呈轻度至中度升高。肝硬化失代偿期由于肝细胞广泛纤维化,转氨酶可能升高并伴随白蛋白下降。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护肝药物。
3、其他疾病
急性心肌炎或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损伤会使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升高,常伴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胆总管结石或肿瘤导致胆道梗阻时,胆汁淤积可造成肝细胞损伤,转氨酶升高多伴随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异常。
建议发现转氨酶持续升高时及时就诊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完善肝炎病毒筛查、腹部超声等检查。避免自行服用不明成分的保健品或肝毒性药物,日常需限制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对于确诊的慢性肝病患者,应遵医嘱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