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排瘀疗法有哪些医疗作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排瘀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一般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节气血、促进新陈代谢等医疗作用。其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或部位,调整人体气血运行状态,达到治疗目的。

1、活血化瘀

排瘀疗法通过刺络放血可疏通局部经络,促进瘀血排出。中医认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该方法能改善微循环障碍,适用于跌打损伤导致的皮下青紫、痛经经血色暗等情况。

2、清热解毒

针对热毒炽盛引起的咽喉肿痛、目赤头痛等症状,通过耳尖或指尖放血可引热外泄。这种泻热方式能快速降低体温,缓解因实热证引发的局部红肿热痛。

3、消肿止痛

对于急性扭伤或蚊虫叮咬导致的局部肿胀,及时排出少量瘀血可减轻组织间隙压力。这种物理性减压能缓解神经压迫性疼痛,改善患处血液循环。

4、调节气血

通过调整放血量和部位,能平衡脏腑气血运行。例如在肝经穴位施术可疏肝理气,在心经区域操作能清心火,这种双向调节作用有助于恢复机体阴阳平衡。

5、促进新陈代谢

排出陈旧血液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加速新鲜血液生成。这种良性刺激能提高细胞携氧能力,对于改善面色晦暗、肢体麻木等微循环障碍症状具有辅助作用。

该疗法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严格消毒避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体质虚弱及孕妇等人群不宜使用,治疗前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入侵。具体施治方案应根据个体体质辨证实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