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可能对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主要包括消化系统损伤、肝脏疾病、心血管问题、神经系统损害以及增加癌症风险。长期过量饮酒容易引发多种急慢性疾病,需引起重视。
1、消化系统损伤
酒精直接刺激消化道黏膜,可能诱发胃炎、胃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酒精会减弱食管括约肌张力,增加反流性食管炎风险,同时抑制肠道吸收功能,导致营养不良。
2、肝脏疾病
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长期饮酒会引起脂肪性肝病,约30%酗酒者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炎。持续损伤可导致肝纤维化,最终形成肝硬化,严重者可能并发肝性脑病或肝癌。
3、心血管问题
酒精可引发血压升高,每日摄入超过40g酒精者高血压风险增加2倍。长期饮酒会引发心肌细胞脂肪变性,导致酒精性心肌病,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4、神经系统损害
酒精具有神经毒性,会损伤大脑皮层和海马体,导致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慢性酗酒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概率达65%,表现为四肢麻木和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发展为韦尼克脑病。
5、癌症风险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将酒精列为1类致癌物,可使口腔癌风险增加5倍,肝癌风险提升2倍,乳腺癌发生率升高10%。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会直接破坏DNA,干扰细胞修复机制。
建议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出现肝区疼痛、呕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慢性饮酒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胃镜等检查。备孕人群、肝病患者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严格戒酒。